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燕魚

[編輯本段]外形特徵
  燕魚,又名神仙魚、天使魚。 魚體呈菱形,極側扁,尾鰭後緣平直,背鰭、臀鰭鰭條向後延長,上下對稱,似張開的帆。腹鰭特長,呈絲狀。從側面看像空中飛翔的燕子,故又稱其為燕魚。
[編輯本段]原產:
        南美洲秘魯境內的Pucallpa,沿著Rio Ucayali往北,經亞馬遜水域一路到巴西東部的亞馬遜三角洲為止,在這範圍將近5000公里的範圍內,都可以發現它們的蹤跡。 此外,在Rio Negro及其他支流亦發現它們的蹤跡或存在其他地域品種。一般成魚體長12-18公分。
[編輯本段]適合水溫:
        24-27℃。水質要求:總硬度(gH):3-6dGH, 酸鹼度(pH):6.5-7.0
  燕魚體態高雅、游姿優美,雖然它沒有艷麗的色彩,但是,受水族愛好者歡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種熱帶魚無可比擬的,似乎還沒有發現一個飼養熱帶魚多年的愛好者沒有飼養過燕魚的事例,燕魚幾乎就是熱帶魚的代名詞,只要一提起熱帶魚,人們往往第一聯想就是這種在水草叢中悠然穿梭,美麗得清塵脫俗的魚類。
  燕魚魚體側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飛翔的燕子,故在我國北方地區又被稱為「燕魚」。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燕魚性格十分溫和,對水質也沒有什麼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質的環境中可以和絕大多數魚類混合飼養,唯一注意的是鯉科的虎皮魚,這些調皮而活潑的小魚經常喜歡啃咬燕魚的臀鰭和尾鰭,雖然不是致命的攻擊,但是為了保持神仙魚美麗的外形,還是盡量避免將神仙魚和它們一起混合飼養。
  經過多年的人工改良和雜交繁殖,燕魚有了許多新的種類,根據尾鰭的長短,分為:短尾、中長尾、長尾三大品系;而根據魚體的斑紋、色彩變化又分成好多種類,在國內比較常見的有:白燕魚、黑燕魚、灰燕魚、雲石燕魚、半黑燕魚、鴛鴦燕魚、三色燕魚、金頭燕魚、玻璃燕魚、鑽石燕魚、熊貓燕魚、紅眼燕魚等等,而最近在國外比較風行的埃及燕魚在國內還不多見。
  燕魚的雌雄鑒別在幼魚期比較困難,但是在經過8-10個月進入性成熟期的成魚,雌雄特性卻十分明顯,特徵是:雄魚的額頭較雌魚發達,顯得飽滿而高昂,腹部則不似雌魚那麼膨脹,而且雄魚的輸精管細而尖,雌魚的產卵管則是粗而圓。由於燕魚是屬於喜歡自然配對的熱帶魚類,配對成功的燕魚往往會脫離群體而成雙入對的一起游動、一起攝食,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獨立生活。這一特性是選購燕魚成魚愛好者需要注意的,應該多花些時間觀察魚群,以確定完整的配對,可不要拆散它們哦:)而喜歡從幼魚階段開始飼養的愛好者則最好同時選購6-10尾,在其生長過程中即使發生意外,死亡幾尾或者有幾尾生長發育不良,那麼,還有剩下的魚體可以自行配對。
  由於國內一些繁殖漁場在燕魚繁殖的時期所採用的水是經過逆滲透法用陰陽離子處理過的軟水(即水質環境中礦物質含量較低而總硬度較低的水)。雖然,經過這種處理過的水質雖然對燕魚繁殖孵化極有幫助,但是在這種水質環境中生長的幼魚,經過長途運輸又來到水族經銷商高密度飼養而水質截然不同的販賣缸中,期間的折騰使原本纖弱的幼魚更加容易得病、死亡。所以,不得不提醒那些初學的水族愛好者:不要急著去選購新到的魚,讓適應水質、脫離發病期的煩瑣交給「技術高超」的水族經銷商去處理吧,過7-10天以後選購,那些魚將會極其穩定地存活在您的水族箱中,而省卻了您焦頭爛額的處理麻煩。
  燕魚是卵生魚類,繁殖卻比較簡單。仔細觀察配對成功的雙魚,如果肛門附近開始突起,即輸精管、產卵管開始下垂,這是產卵前的徵兆,它們會在產卵前選擇一片認為安全的區域,共同保衛領土,驅趕無意間闖入的其他魚類。這片領土可能是一片寬大的水草葉面,也可能是水族箱玻璃的一角……在確定了環境安全後,雌、雄魚會將產卵區域啄食乾淨,而後雌魚開始產卵,而雄魚在雌魚產卵的同時進行受精。一般情況整個產卵過程將持續數小時,產卵數量視成魚的大小,一般為400-1000不等。
  產卵結束後,雌、雄魚會共同守護魚卵,輪流用胸鰭扇動水流確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當某些魚卵因為未受精或被水黴菌感染而發白、霉變時,它們會立即啄食,確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個維護過程是十分感人的。經過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後的36小時,仔魚開始孵化,卻依然不會游動,依附於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黃素渡過漫長的4-5天開始游離產卵點,攝食體形微小的水蚤為食。此間,雌、雄魚依然膽戰心驚、無微不至地呵護著它們。所以,為了給它們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產卵環境,最好是在神仙魚出現產卵前的徵兆的時候就放入另一做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單獨飼養,同時用氣泵輔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間不易過強的照明燈光,也不易使它們過度受驚,過度受驚將會導致它們吞食所有已經產出的魚卵。更不用投喂餌料,以免污染水質;尤其是活餌尤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種劍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魚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