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日美票房遇冷 美國人為何不喜歡《阿童木》?

改編自手塚治蟲漫畫的電影《鐵臂阿童木》上映後,在北美、日本和中國的境遇斷然不同。北美首周票房是701.7萬美元,列北美票房榜第六名,在日本則乾脆是墊底,兩地的失意受挫,直接導致了該片的香港投資方意馬國際股價大跌。而在國內,上映僅三日,就以近4000萬元的票房,創下中國內地CG動畫影片首映週末票房的新紀錄。



  這樣的結果,因何而成?在中國受歡迎,原因非常明確,《阿童木》在中國,群眾基礎十分牢固,上世紀80年代的熱播,已經使它嵌入一代人的記憶,重溫也好懷舊也罷,都是觀看的理由,比起《功夫熊貓》中近乎刻意的中國元素,《阿童木》的中國元素是潛藏的,卻更天然,也更深切,製作方也深知這點,於是刻意迎合,電影中的配角是來自中國的黑髮少年郎,畫面上的文字也都是中文,國人於是也以近乎非常的熱情,予以回饋。

  在北美的被冷落,原因也是明確的,電影《阿童木》中的價值觀,不是美國人樂見的價值觀。《阿童木》是一個關於身份認同、身份焦慮的故事。電影中的阿童木,有人的記憶,卻是機器人的身體,在那個機器人處於最底層的烏托邦裡,人的記憶,使他不承認自己的機器人身份,機器身體,使他又不被締造自己的父親接受,甚至遭到拒絕和驅逐。他閉目躺下,將自己的藍核還給父親的那一幕,不能不叫人聯想起《哪吒鬧海》——哪吒自刎,將身體還給父親。

  而在那個地上的國度,他看似被接受,卻是在隱藏自己機器人身份前提之下,他不斷暗示,小心翼翼地為自己埋設伏筆:「我孤獨」、「我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那種孽子式的兩難境地,那種磨人的身份追問,簡直呼之欲出。如果再強烈一點,再陰暗一些,就趕上弗蘭肯斯坦故事和吸血鬼故事了。

  手塚治蟲的原作,其實就是一部焦慮之作,不僅有身份焦慮,還有生存的焦慮,漫畫裡的阿童木,始終那樣孤獨,背景裡,總有蒼茫的水泥叢林和浩渺的宇宙,但他還是脫不了地上的根,永遠要通過辛苦的勞動,去換取能量棒,永遠要被能量棒所驅使,所左右,並忍受出賣和欺騙。

  美加人體會不了這樣的糾結。他們的歷史是雪亮的,沒被殖民過,也沒有在「現代」的驟然闖入中掙扎過。他們的電影性格,是白亮的、痛痛快快的,電影裡的價值觀得是簡單的、一目瞭然的:「勇氣」、「自由」、「友誼」、「愛」,像蒂姆·伯頓那樣油光水滑地陰森一下,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而卡通片,更得將這種準則奉行到極致,如《機器人瓦利》或者《變形金剛》,或者像意馬國際為美國華納兄弟製作的《忍者神龜》那樣,完了就完了,絕對不能讓觀眾把情緒帶回家,一路上想著,還妨礙交通安全。而《鐵臂阿童木》卻是曲裡拐彎的、不痛快的、陰暗的、齟齬的。美國人不會喜歡這樣的卡通。但日本人呢?日本人又嫌它太美國。《鐵臂阿童木》作為電影的處境,和阿童木的處境,簡直如出一轍。所以,一種價值觀要想四處通行無阻,就得最大限度地削薄它的特性,越虛無,越容易得到熱烈的響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