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

魟魚的特徵

在生物分類上屬於軟骨魚綱的魟魚,存在地球上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通常我們將之歸類於「古代魚」;也因為這個因素,一般相信魟魚特殊的體型是因為特殊的生活方式演化而來的。魟魚的尾部細長,體型呈扁型,其身體背部與腹部之間的厚度變薄且往水平方向變寬,使體形看來像是一個薄薄的圓盤,這樣的體形使得魟魚的運動能力較一般紡錘型魚類差了許多,但卻相當有利於在水域底層的棲息、藏身及獵食。而其體表上的各種花紋圖樣,以及或深或淺之褐色、黑色體色,也使其在水域中行動或沉潛時,發揮了相當程度的保護作用。尾部有幾根粗壯的刺,尾刺的兩邊基部有許多腺體細胞和粘液細胞組成的毒腺,這種毒腺會分泌出白色毒汁,並沿著刺兩邊的溝流到刺的尖端,當刺入動物體內時,動物很快就會中了神經毒。一般目前的淡水魟魚都是來自南美洲,分佈廣闊;從巴西到秘魯,甚至在哥倫比亞都有其蹤影。  

    1.體幅:魟魚大小一般來說是以體幅直徑來計算,體幅可分為圓形和桃形兩種 。

  2.眼睛:

  1)眼睛位於背部、兩眼距離十分接近,這樣的眼部位置及構造,有助其觀測身體上方其它生物的動靜。魟魚依眼睛大小構造之差異,可再分為大眼魟和小眼魟兩大類。大眼魟的眼睛較大較突出 ;小眼魟的眼睛平貼於體表且不突起 。

  2)魟魚的眼睛受光線的影響,瞳孔大小可自行調節:光線強時瞳孔縮小成U字型;光線弱時瞳孔放大成圓型。

  3.鰓孔:呼吸器官,利用鰓孔蓋的開啟將新鮮的水流引入魚鰓。

  4.外鰓:作用與鰓孔相同,淡水魟魚外鰓最常見的為5對 。

  5.胸鰭:演化成盤狀,當鼓動成波浪狀時可提供前進的動力 。

  6.腹鰭:輔助胸鰭。

  7.尾鰭:魟魚不依賴尾鰭前進,僅提供轉向,退化成相當小的比例 。

  8.交尾器(公魟):魟魚繁殖是採取體內受精的方式,公魟尾鰭轉化為兩隻交尾器。 幼公魟交尾器不甚明顯,成細針狀,隨著成長,交尾器變長變粗並成捲曲狀。

  9.洩殖腔(母魟):顧名思義,排泄與繁殖都是經由此器官。

  10.腹腔:可觀察魟魚進食的狀況是否正常 。

  11.棘刺:淡水魟魚之所以被歸為對人有潛在危險性的魚類,是因為尾柄上的棘刺,可分為單排刺及多排刺,事實上這個棘刺並不是在掠食的時候使用的。它們並不會主動的利用有毒棘刺來攻擊人,而是當它們受到驚嚇的時候用來自衛的。

  12.尾刺:帶有毒性,邊緣成細小的鋸齒狀,隨著魟魚成長一年將會有3—4次長出新刺來替換老刺。
返回列表